圈内
圈内-成就一段美好旅程,从洞悉客户行为开始
共同战“疫”,客服人在担当
hot服务在左,宽容在右,
hot新型冠状病毒来袭,带给...
new行路难,春运更难
【重磅】客户观察网全新...
请填写需要找回的账号
预览
可上传的图片格式JPG、JPEG、PNG,图片大小不超过5M
随着AI被各行各业引入,使得许多岗位似乎都面临着被“替代”的风险,不少客服工作者也因此倍感焦虑。 但实际上,AI的目的是提升人工客服的工作效率,而非完全取代人类。AI可以处理重复性、低价值的工作,让客服从业者拥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自身成长及高价值的工作内容。 例如,AI可以通过自动识别技术过滤掉用户的负面言辞,减少客服的情绪波动,更好地着眼于用户问题本身,提升工作效率。同时,AI还可以整理用户的历史咨询记录,帮助客服快速定位问题,并及时梳理出解决方案。 在我看来,AI更像是一个“六边形助理”,客服工作者只要运用好这个助理,便可以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,成长为职场的“香饽饽”。 AI时代来临,人工客服还有价值吗? 首先,分享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。之前和一些服务圈的朋友聚在一起聊AI,当大家都在高谈阔论“怎么把AI应用到服务当中”“怎么通过AI来实现降本增效”之时,冷不防被我的一个问题泼了盆冷水。 我说,如果你们作为客户,是希望AI来给你们提供服务,还是人工呢?活跃的氛围瞬间沉默下来。 有人说:我的要求比较低,只要能帮我解决问题,我并不在意对面是AI还是人工客服。 又有人补充道:那需要智能客服拥有超强的业务解决能力,否则和它交互多次,如果还是没能解决我的问题,我的体验感会非常差。 还有人说:智能客服是大趋势,虽然目前还停留在解决一些基础问题或者特定场景的阶段,但是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,后续把人工客服替换掉只是时间问题。 但绝大多数人,还是希望由人工客服来为自己提供服务。有些人是因为人工客服在关键时刻可以提供情绪价值,有些人是由于自己一直以来的习惯,还有些则是希望反馈人工客服后,自己的问题能够引起重视。 同时,也有不少人表示,选择人工客服,是在人工线路不那么难接入的前提下。有时候遇到一直排队的情况,还不如自己想其他办法解决问题。 我在现场简单调研了下,发现当自己作为企业的管理者、运营者时,希望“用AI完全替代人工”的占比为20%,“用AI部分替代人工”的占比达到80%;当自己作为消费者时,接受“AI为自己服务,且全程不需要人工”的比例只有20%,只接受“人工为自己服务”的占比达到80%。 你会发现这个现象非常有趣:当我们自身的角色发生变化时,对AI服务和人工服务的需求也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。虽然只是一次小范围的调研,但我坚定地相信,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人工客服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。 现在,让我们回归到这次的主题:在AI时代,人工客服应该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,并发挥自身优势,逐渐形成不可替代性,就像打怪升级一样,不断地进化、迭代呢? 客服岗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原因 客服从业者想要在AI时代打怪升级、不断精进,首先需要找到客服岗位面临的主要困境,以及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,这样才能对症下药,少走弯路。 1.岗位压力 负面客情:在处理会话的过程中,会长时间面对客户投诉和抱怨,如果不及时疏导,容易产生负面情绪。而客服工作者以及管理者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一点,即便有了这个认知,也缺乏有效干预的手段。 工作强度: ① 客服工作作息不固定,容易产生生理性疲劳。 ② 为了提升CPH(小时接待量)、ACW(后处理时长)等数据,每通会话都需要快速响应并解决用户问题。 2.内部管理 晋升:上升通道狭窄,很多公司客服梯队建设缺失,客服人员也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引导。 薪资:薪酬与行业水平差距大,且固定薪酬占比过高,薪资缺乏激励性。例如:互联网行业普遍薪资较高,但客服人员的薪酬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,难以满足生活需求和经济压力。 培训:客服人员缺乏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,无法掌握足够的知识与技能,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。 3.职业认同 工作内容:客服工作往往涉及大量重复性问题,久而久之,会认为工作缺乏挑战性和成就感。 文化氛围:客服部门一直以来,被很多管理者认为是“成本中心”,客服岗位也自然而然地被定义为成本岗。因此,很多企业在分配资源和制定政策时,往往着眼于“成本”,没有认识到客服岗位的巨大价值,也缺乏对客服工作的重视,使得客服人员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。 以上三大原因,基本概括了基层客服当前所面临的痛点。如果你是一名管理人员,又恰巧看到这里,不妨多做一些思考。 言归正传,上述问题大部分都是客观原因导致的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客观条件永远不可能完美,更多的时候作为一名客服工作者应该向内求,通过不断地努力,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,练就更加强大的心态,让自己的综合素质更上一个台阶。 以前客服个人的能力有限,或许很难突破自己的职业瓶颈,但现在有了AI,一切皆有可能。 客服如何借助AI实现打怪升级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,人工智能(AI)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。尤其我自己身处服务行业,更是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AI给客服领域带来的变化。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,客服从业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。 客服人员可以借助AI更好地解决自身困境,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,适应新的工作环境,并及时抓住更多向上的机会。 我把这个解决问题、实现自我突破的过程,形象地称之为“打怪升级之路”,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,仅供大家参考: 1.从青铜到白银:从任务执行者到需求预判者 众所周知,一线客服的工作职责就是:在工作时效内,尽可能多地接待用户且保证服务质量。所以,其绩效指标一般为CPH(小时接待量)、CAST(客户满意度)、FCR(一次性解决率)、质检评分等。 现在,如果妥善地运用AI技术,客服就可以从单一的任务执行者,转变成用户需求的预判者。 例如,一线客服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到当天投诉相关的会话,然后导出会话记录,通过AI模型进行分析(需关注数据安全风险),让AI平台帮助整理用户投诉的原因,并按数量进行TOP排名,原本复杂的数据整理工作转瞬即可完成。 客服人员可以凭借这些数据,对业务投诉进行分类,并提炼出有效的干预方案,并转化成预制话术。当后续用户进线时,一旦遇到相同的场景,客服就可以预判用户的心理和需求,及时推送话术进行干预。 2. 从白银到黄金:从需求预判者到问题解决者 前面提到,从青铜到白银是客服通过AI模型整理用户数据,凭借这些数据提炼出有效的干预方案,后续遇到类似场景时就可以及时预判用户需求,实现从“任务执行者”到“需求预判者”的转变。从白银到黄金,则需要客服从“需求预判者”转变为“问题解决者”。 例如,客服通过“数据收集预判用户需求,并及时推送话术进行干预”之后,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思考:解决某类投诉问题的根本方案是什么?同样,将相关数据导入AI模型中,让它作为专业咨询顾问或精益改善人员的角色,从产品、流程、技术、人员、策划等角度定位清楚该投诉问题形成的原因,并据此整理一份详细的解决方案,最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,对方案进行优化,并提交给相关负责人。 如果身为客服的你,能够达到第二个阶段(从白银到黄金),无疑已经领先于大部分客服人员,此时的你相当于客服中心服务运营或产品运营的角色,只是差一次推动方案落地的机会,要相信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 3. 从黄金到钻石:从问题解决者到价值创造者 接下来便是客服中的引领者,在我看来是近乎“王炸”的段位。能够变废为宝,通过服务中那些不起眼、甚至惹人厌的案例或环节,挖掘出能够创造巨大价值的东西。 如果“从青铜到白银”“从白银到黄金”是止损和降本,那么“从黄金到钻石”就是增值和创收。 依旧以投诉为例,投诉专家孙凯民老师曾经说过: 若视投诉为粪土,你闻到的是臭味;若视投诉为芝兰,你闻到的是清香;若视投诉为礼物,你就可变诉为金。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,投诉是用户对企业、产品、服务的期待。我们之前思考的方向都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优化去减少投诉,着眼点在于控制投诉率这个指标上。 但是,如果我们把投诉看成是金子,不断地挖掘用户的增值需求,再通过这些需求去推动产品、服务、活动上的创新,那么实现创收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。 例如,用户因为产品不具备某个功能而进行投诉,客服的习惯性做法是“及时安抚”“提供替代性方案”“申请补偿”等。 现在客服可以通过AI识别用户关于这个需求的数量,如果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数量级,就可以层层递进去尝试推动这个需求,为特定用户设计出个性化的增值服务。 客服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的核心能力 客服人员除了紧跟趋势,通过借力AI帮助自己在职场打怪升级之外,千万不要忽视以下四项核心能力的修炼: 情绪管理能力:客服工作常常需要面对用户的抱怨和不满,情绪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。客服人员需要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冷静,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情况。简而言之就是:要服务好客户,先管理好自己。 应变与沟通能力: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客服需要快速定位用户需求,并用高情商化解矛盾,而非机械性地回复话术。 熟练的业务能力:特别是在线客服,同时应对多个咨询窗口属于家常便饭,并且需要服务中快速切换后台页面,以确保服务的高效性,这就需要拥有熟练的业务能力。 合格的专业能力:不同领域的客服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,以便更好地解答用户的问题、避免行业风险。 尾声 AI时代的客服从业者正面临着多重挑战,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,适应新的工作环境,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。 通过与AI的高效协作,客服从业者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、突破职业瓶颈,还能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,最终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