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察
Observation
共同战“疫”,客服人在担当
hot服务在左,宽容在右,
hot新型冠状病毒来袭,带给...
new行路难,春运更难
【重磅】客户观察网全新...
请填写需要找回的账号
预览
可上传的图片格式JPG、JPEG、PNG,图片大小不超过5M
他是忠实用户,反复投诉但是到期就续费。
他是网络使用体验官,偶有掉线也绝不放过。
他是睚眦必报者,游戏慢了也要斗争到底。
他是投诉专业户,与各个运营商较量。
他不升级投诉,从来都是止于内部。
他认可一线员工,坚持“对接”领导。
他思路清晰有理有据,但是得理不饶人。
他把握分寸见好就收,得到认可就结束。
他是客服坐席口口相传的“刺头”。
他是网格维护人人杵劲的“钉子户”。
“我的游戏掉线,已经给你们打两次电话了,要求区域经理回电话,为什么回电话的不是经理,我要求投诉,投诉你们单位工作人员对我进行电话骚扰。”
“先生,麻烦您报一下骚扰您的电话号码,我给您反映。”
“你不用管,你管这些干嘛,电话我都知道是谁的,肯定不是经理,所以我也不接,你们还反复拨打,那号不是经理,是别人,我要求投诉,投诉你们骚扰。”
“先生,麻烦您声音小一些,我这能听得清。”
“你是客服人员吗,你懂不懂怎么干工作,用户声音大小需要你提醒吗,你不知道自己该干啥吗,还提醒我,记录我的诉求是你的工作,其他少管,你知道不知道。”
——他开始声嘶力竭地嚷。
“先生,麻烦您报一下骚扰您的电话,我给您反映。”
——他依然不紧不慢地说。
“你就是个客服,你算老几,我凭什么要告诉你,记录用户诉求是你的工作,谁让你做调查啦,你查得着吗,你不就是个服务人员吗,你有什么资格。”
——他怒了,开始带脏字,骂人。
“对,我就是个客服,服务人员您也不能随意辱骂。”
——问题已经转弯,此番对坐席的投诉成了必然。
此轮来电,是因为某个游戏偶有掉线,直接导致他在大战中败阵,于是电话打到了客服,前两通态度还好,只是明确提出要求维修人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也不用让他们联系,就要求经理回电话(用户手机里有片区网格员、维修主管、区域内上任经理等相关人员的电话,但是有事情一定是打客服电话)。
作为客服坐席人员,本来在此轮“较量”中没有被提及(之前有过,问后边接电话的坐席,他前边反映的问题是什么,有一点出入,那就投诉坐席)。但是这通电话直接惹火上身,根源在哪?根源就在于客服坐席“对人不对事儿”了。
我们常说“对事儿不对人”,这是我们日常在处理事务过程中秉承的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,专注于事情本身,理性对待问题,避免因人际关系或者主观情感影响判断。
本通电话,作为客服坐席人员,偏偏直接戴上了有色眼镜,一看来电弹屏就直接默认了这个人又来找事儿了。因为他的声名远扬,无论话务员还是维修员都太熟悉他了,据说他已经投诉的其他运营商不再对他提供网络服务。我们也曾私下念叨过是不是可以到期不再续费了,或者如果续费的话,也需要深入谈谈。也只是私下念叨,实际上我们是不可能拒绝用户的。
通过这个来电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问题:
一、话术运用
我们经常讲,话术的重要性,作为坐席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境使用适合的话术,日常用户来电明显表示不满意,“非常抱歉,给您带来不好的体验。”“不好意思,我马上给您催一下”,类似的话术是必须有的,也是作为客服坐席,已经熟记于心,一天都不知道说多少遍的。
因为认定了人的问题,导致基本的致歉话术缺失。
二、处理态度
用户来电已经明显在克制情绪,尽量让自己显得有礼貌,坐席非但没有直接回复用户反映的问题,反而还提醒用户声音不用这么大,这是拱火的态度,普通人也听得出来,何况是他。直接导致用户宣泄出来压抑的情绪,显然,坐席是不服气这个投诉专业户的,甚至有些微地想着制服一下,这个时候,坐席忘记了自己的岗位。
“较劲”是作为客服人员的大忌,日常接电话过程中,会有千差万别的脾气秉性的各种客户,不同客户遇到的问题、问题产生的背景、客户个人的情绪、客户的诉求都会各不相同,坐席需要的是针对不同个体提供因人而异的对应方案。此“因人而异”非彼“因人而异”,很显然,坐席在反其道而行。
因为认定了人的问题,导致基本的职业素养缺失。
三、职责定位
客服的定位是接受客户咨询,发现客户需求,解决客户问题,提供高质量的精准服务。日常工作中公司有“四不准”和“六及时”的岗位工作要求,即:不准随意转接、不准出现禁语、不准扯皮推诿、不准搪塞敷衍;及时响应、及时受理、及时存单、及时跟踪、及时解决、及时回访 。
后来与用户的沟通中,用户也提到了,关于坐席的职责定位,坐席需要的是清晰记录用户的问题,派转到相对应部门,并跟进督促解决。
——因为认定了人的问题,导致基本的服务流程缺失。
四、适时结束
我们面对用户遇到的问题,适当的追问一下,这样可以确保反映的问题更加清楚,这本无可厚非,但是一旦用户明确表示不方便表达甚至提出不用坐席操心的时候,这通电话就该进入结束阶段了。“您的问题我已经记录清楚,我马上联系片区经理,提醒他尽快给您回电话,请问您还有其他问题吗?”
——因为认定了人的问题,导致基本的服务能力缺失。
这是一次本不该发生的投诉,面对比坐席还“专业”的投诉用户,坐席非但没有引起重视 ,快速精准地协助用户解决问题,却因自身“对人不对事儿”的服务大忌而引入到新的一轮“斗争”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