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向标
成就一段美好旅程,从洞悉客户行为开始
共同战“疫”,客服人在担当
hot服务在左,宽容在右,
hot新型冠状病毒来袭,带给...
new行路难,春运更难
【重磅】客户观察网全新...
请填写需要找回的账号
预览
可上传的图片格式JPG、JPEG、PNG,图片大小不超过5M
本期话题:服务应该更注重标准化,还是个性化?
本期《服务话题圈》,我们特邀CCSO标准评定中心常务副主任、《客户观察》杂志主编李农,从行业标准与宏观视角为我们解读;浙江森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沁汐,将分享电商领域的实战经验;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徐磊,也将带来金融服务行业的深刻洞察;才博数智服务机构咨询部副总经理赵媛媛,则会从专业咨询角度剖析破局之道。他们将从不同维度,共同探讨标准化与个性化服务的协同共生之路。
︾
本文共 1346 字
预计阅读时间 4 分钟
在智能化技术深度应用的当下,个性化服务并非标准化的对立面,而是标准化体系在数据驱动下实现的精准延伸与高阶表达。其本质在于,依托严谨的标准化流程与数据规则构建的智能系统,能够动态识别用户需求差异,并据此输出“千人千面”的服务响应,实现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。
标准化是服务质量的基石,它确保服务流程的规范性、知识库的准确性、响应机制的一致性,为高效、可靠的服务提供基本保障,是解决“答非所问”、规避服务风险的根本。
数据与智能化是融合的引擎,智能化系统基于统一的标准化框架(如客户旅程定义、知识图谱、服务流程),通过实时分析用户画像(历史行为、偏好、当前场景等数据),精准预测其核心诉求。
系统依据预设的数据规则与决策模型,从标准化的知识库与服务选项中,动态筛选、组合并推送最适配当前客户及情境的解决方案。表面呈现的“个性化”,实则是底层标准化逻辑在数据驱动下的智能匹配与精准执行。
以点餐外卖平台智能客服为例,其高效服务背后正是标准化与个性化融合的体现:
1.场景一(订单状态:商家接单后):当客户在此阶段发起咨询,系统基于标准化定义的订单状态节点及客户行为数据分析(如刚完成下单动作),预判其需求可能集中于“订单修改”或“取消订单”。因此,对话界面会优先动态呈现“查看订单”“修改地址/信息”“取消订单”等标准化自助选项,显著提升客户操作效率。
2.场景二(订单状态:骑手已取货):此时客户咨询,系统结合状态规则与时效敏感度模型,预判核心需求为“催单”或“了解配送进展”,从而主动推送“查看骑手实时位置”“联系骑手”“预计送达时间”等关键功能入口。
3.场景三(订单状态:客户确认收货后):客户再度联系,系统依据状态规则与售后问题概率模型,判断焦点在于“商品/配送问题反馈”或“售后申请”,界面将突出显示“反馈商品问题”“申请退换货”“价格疑问”等标准化售后路径,并清晰提供转接人工服务的快捷通道。
此案例中客户感受到的“未卜先知”式个性化体验,其背后是强大的标准化流程引擎(明确定义各状态节点的服务路径)与数据驱动的决策规则(根据客户画像与实时行为触发对应服务策略)协同作用的结果。个性化是标准化体系在智能赋能下的自然输出。
未来卓越的客服体验,必然是标准化与个性化在智能化基座上的深度协同与共生,当千差万别的客户需求,都能被背后严谨、科学的标准化引擎(规则、流程、知识库)结合实时数据洞察精准解析并满足时,服务的“正确性”(合规、高效)与“价值感”(客户满意、体验提升)便实现了有机统一。
技术不是要取代服务的温度,而是赋予它更精准的表达方式。智能化时代的高质量服务,本质是标准化的智慧内核,在数据的滋养和智能的驱动下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,这正是我们客服行业拥抱变革、提升价值的关键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