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向标
成就一段美好旅程,从洞悉客户行为开始
共同战“疫”,客服人在担当
hot服务在左,宽容在右,
hot新型冠状病毒来袭,带给...
new行路难,春运更难
【重磅】客户观察网全新...
请填写需要找回的账号
预览
可上传的图片格式JPG、JPEG、PNG,图片大小不超过5M
本期话题:服务应该更注重标准化,还是个性化?
本期《服务话题圈》,我们特邀CCSO标准评定中心常务副主任、《客户观察》杂志主编李农,从行业标准与宏观视角为我们解读;浙江森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沁汐,将分享电商领域的实战经验;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徐磊,也将带来金融服务行业的深刻洞察;才博数智服务机构咨询部副总经理赵媛媛,则会从专业咨询角度剖析破局之道。他们将从不同维度,共同探讨标准化与个性化服务的协同共生之路。
︾
本文共 1395 字
预计阅读时间 4 分钟
推开星巴克的门,全球同款馥芮白香气如约而至;而今年春节在宁波旅游时,我和闺女冒雨打卡一家街角的咖啡馆,因为这家店的咖啡师能在拿铁咖啡上作画,那天我观察了这条街的咖啡店,因为下雨寒冷,其他家都没有顾客,唯独这家顾客络绎不绝,甚至要排队。
服务这门艺术,始终在标准化的磐石与个性化的柔波间寻找平衡点。这平衡非静态而是动态——它随时代脉搏跳动,因需求进化而波动流转。
标准化决定服务的下限,个性化决定服务的上限。或许你没有吃过海底捞,但你一定听过海底捞的传说,例如在海底捞过生日,有人给你唱生日歌,跳“科目三”;排队时可以预约做美甲、擦鞋,据说现在还有洗头服务;海底捞能给你带孩子,给老人、孩子赠送小礼物;你多夸两句的水果零食,服务员很有可能主动给你打包带走。
然而海底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是这些,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到海底捞,因为咳嗽了几声,服务员给我递上了私房生姜热可乐,那一瞬间我非常感动。
海底捞的服务神话,不止于流程化的热情,更在于服务员能捕捉到客户的需求并及时送上细腻的关怀——这超越传统餐饮规程的瞬间,将服务从“合格”推向了“惊艳”的云端。
个性化服务的高峰,仰赖攀登者卓越的素质与文化灯塔的照耀。超越流程的温情服务,绝非算法可轻易复制。它要求一线员工兼具服务意识的自觉、临场应变的智慧与深度共情的温度。
顺丰快递员在暴雨中主动协助客户转移贵重物品,京东小哥熟记独居老人习惯并代购生活用品——这些闪耀人性光芒的瞬间,背后是“成就客户”的企业文化在无声滋养。个性化服务的高地,终需由训练有素且被文化赋能的人来坚守。
用户需求如流水,永非一潭静水,企业必须踏浪前行。高铁的准时高效一旦成为标配,旅客的胃口旋即转向对餐食品质与多样的渴望。
而一旦遭遇极端天气、航班大面积取消的困境,焦灼的归乡人却又瞬间放低期待——“只要能平安抵达”便成了最高诉求。这需求层级的起伏涨落,恰似马斯洛金字塔的生动演绎:基础服务满足后,更高层次的体验渴望便自然萌生。
服务的进化轨迹,常是从个性突破走向标准普及。昔日海底捞为客人唱响生日歌、提供免费美甲,曾是令行业侧目的创新之举。当这些“独门秘技”被竞相模仿、遍地开花,曾经的个性化亮点便沉淀为餐饮业的“标准配置”。
创新服务从“人无我有”的锋芒,到“人有我优”的迭代,最终汇入行业基准的大河。如今,智能客服的即时响应、电商平台的极速退款,无不循此路径——昨日的惊喜,终成今日的理所当然。服务设计者当如冲浪者,需要敏锐捕捉潮汐变化的节奏。
数字化时代,服务天平的两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融合与赋能。蚂蚁保险平台以标准化的高效理赔流程为基石,同时借力大数据描摹用户画像,为外卖骑手精准定制高保障意外险,为新手父母智能组合儿童医疗方案。
浙江“最多跑一次”的政务改革,在标准化清单压缩繁琐流程之余,亦在线上平台植入智能导办,依据个人情况精准推送所需材料。冰冷的系统框架内,千人千面的温暖服务正悄然生长。
服务艺术的终极境界,在于让标准化的骨架与个性化的血肉和谐共生。标准化铺就稳定轨道,个性化则点亮沿途风景。
当企业既能以标准化捍卫品质底线,又能以个性化触摸需求变迁的脉搏,更以文化培育服务创新的沃土——那么,每一位风尘仆仆的旅人,便都能在庞大现代服务网络中,找到那束专为自己点亮的、恰到好处的光。